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五章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關燈
徐懷遠的狂喜雖在徐言意料之外,但細細一想卻也在情理之中。

說到底大明朝是個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時代。別看徐家在當地頗有門面,但真和那些書香門第、官宦世家比起來卻是相形見絀了。

徐懷遠雖然富有,但卻希望徐言能夠走科舉這條路,早日考取功名光耀門楣。如今不像明初那樣嚴格,商賈之後一樣可以投身舉業。故而許多家庭以商養仕,畢竟家中有人在朝為官,帶給家族的幫助是極大的。

如今趙縣尊親自給徐言賜字,等於是變相收了徐言做門生。官場之上師徒關系可是最為重要的紐帶,徐言有趙縣尊撐腰至少混個秀才功名不成問題。

更難能可貴的是徐言自己想明白了這個道理,這一通舉動下來不但令他前程似錦,還把徐家的聲望擡高了不少。

這糧捐的真的值啊!

此時此刻徐懷遠心中的憤怒一掃而空,取而代之是滿滿的欣慰。

見一副父慈子孝的場面,徐言心中總算長出了一口氣。

“父親,孩兒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徐懷遠如今看兒子是咋看咋順眼,笑聲道:“當講,咱爺倆間有啥不能講的?”

徐言思忖片刻後和聲道:“咱徐家除了跟杭州府、湖州府做生意外還有什麽海上生意不?”

聞聽此言徐懷遠嚇了一跳:“慎言啊。當今聖上明令海禁,寸板不得下海。為父怎敢違抗聖意,做這等殺頭的買賣?你在外面千萬不要亂說啊。”

徐言笑道:“父親大人放心,孩兒不過這麽一問,只要咱家跟海商沒有瓜葛就好。”

徐懷遠嘆道:“錢賺的再多也得有命花才是,為父又不傻,怎會做那刀口舔血的事?”

“父親所言極是。”

徐言十分合時宜的送上了一記馬屁。

“你啊!”徐懷遠寵溺的拍了拍徐言有些稚嫩的肩膀柔聲道:“快去溫書吧。”

......

......

“恩,重點,再重點。”

徐言十分享受的趴在床上指揮著貼身婢女桃春給他按摩。

他前世也曾看過一些養生的書,對中醫穴位有些皮毛了解。

兩世為人,又是生在豪商之家,若是不懂得享受豈不是太過浪費資源了。

再者說,讀書的日子是枯燥的,即便是聖人寫的文章看的久了也會頭昏腦漲。

適當的勞逸結合才能夠激發出繼續讀書的欲望嘛。

“少爺,這樣行嗎?”

桃春不過是十二三歲的模樣,身子極為瘦弱還未長開。這樣一個小丫頭手勁自然不太足,按得久了手上還有些酸痛。

“恩,這樣好多了。”徐言十分享受的說道:“桃春啊,你現在按的是腰眼穴,你再往下挪個三拳左右,再往外挪上一拳,便是環跳穴了。”

“啊,少爺我試試。”

小丫頭點了點頭遵命照做。

一拳,兩拳,三拳......

哎呀,這環跳穴咋在少爺這裏呢.......

小丫頭一時間羞紅了臉。

見桃春不按了,徐言扭過頭來笑聲道:“怎麽停下來了?”

“少爺!”

桃春一下子跳了起來,有些忸怩的說道:“少爺就會欺負人家。”

徐言心中暗爽卻也不說破,咳嗽兩聲道:“好了,你下去吧。”

小丫頭如蒙大赦一般,沖徐言福了一福,便倉皇跑了。

歇也歇了,享受也享受了,卻也該讀書了。

徐言利落的起身伸展了下身子,便來到書案前坐定。

不得不說原先的徐言底子著實是差,雖然開蒙多時,但連四書都背不全。

好在如今的徐言靈魂來自後世,怎麽說也是個歷史學教授。正所謂文史不分家,徐言對四書五經極有研究,雖然比不了那些專業的國學教授,但也是有自己獨到見解的。

在他看來大明朝的科舉雖然明面上考的是四書五經,實際上還是考的理解分析能力。

光是把四書五經背下來是不可能考出成績的,別說舉人進士了,就是秀才都別想。

徐言曾經看過不少明代狀元的文章,那邏輯思路十分的清晰,絕非死讀書的庸才能作出的。

兩世為人,徐言的優勢在於他看過許多優秀文章範本,且總結能力極強。那麽他現在要做的不是掃文掃題,而是歸納總結。

徐言翻開案頭的《四書章句集註》,上一次看到了《大學》。

便說這段最為經典的段落: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寥寥數語,講了一個最簡單的道理,要明德,先格物。

什麽是格物?有人說是探究事物的道理,有人說是摒除物欲。雖然此中有學術之爭,但徐言只會認可前者,即探究事物的道理。

為什麽?因為朱熹他老人家這麽看,且作了批註。

換言之,科舉名義上考的是四書,實際考的是四書集註。如果由著自己的見解來破題寫文章,很可能寫跑題。

而最簡潔最便捷的方法便是看朱子他老人家怎麽看待聖人之言,再順著這個角度破題。

故而徐言決定按照前世他做學問的方式來溫書,即歸納各個要點進行串聯記憶。

這樣一來不但學習效率能夠大大提升,各個知識點間也會融會貫通。最重要的是在總結的過程中,徐言發現朱子對四書不同部分的理解是可以合並的。而這些合並的點是很可能出考題的。畢竟到了嘉靖朝可以直接從四書原文拿來出的考題基本被前人出的差不多了。如今大多數的考題都是截搭。何為截搭?比如上句出自《孟子》,下句就是《中庸》裏的了。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一道題,其實也是有著聯系的,那就是朱子的見解。

徐言的歸納合並可以很好的預測截搭題出題方向,從應試的角度來說是極為有效的。

這樣固然是有些投機取巧,但為了考取功名徐言也只能功利一些了。

......

......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